• 客服热线:400-010-1866
当前位置:
首页 > 展会资讯 > 展会新闻

与义博会一起成长的故事4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14-09-26 11:40:31

前言:1995年,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首开集贸市场博览会先河,如今,义博会迈入第二十年,它是义乌经济的窗口和引擎,而其中***活跃的因子,正是一家家用小商品造就大市场的义乌企业。二十年里,伴随着义乌国际贸易与交流的互通和急进,义乌企业与义博会一起成长。

 

 

巨龙箱包有限公司:***个客户就来自义博会

在巨龙箱包有限公司总裁邵宝玲递过来的名片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东方有多大,巨龙告诉你。”后面还印着邵宝玲的个人微信二维码,足可见她是一个紧跟潮流的人。而巨龙箱包用短短十多年时间,就做到如今拥有八百多工人,年营业额超过亿元的规模,与邵宝玲紧跟潮流不无关系。事实上,她***次赶上潮流,就是参与了2002年的义博会。

邵宝玲原本与丈夫经营着一家装潢公司,2002年,她南下广州,被那里销售的箱包吸引了。“我们觉得这些箱包怎么这么漂亮,就买了很多回来准备送人。”邵宝玲说,他们转念又一想,为什么自己不能做呢?于是邵宝玲与丈夫自己画图纸,去广州采购大大小小各种配件。就是这么一拍脑袋,邵宝玲就与丈夫成了了巨龙箱包有限公司。

“真的是一拍大腿说做就做。”邵宝玲说,等成品出厂了,他们才发现,没有客人,他们没有销售渠道,根本不知道从何处找到客人。正巧那是2002年9月,义博会正是势头***的时候,邵宝玲看到了相关的广告,想到,为什么不能去参展呢?

于是,夫妻两定下了一个展位,又自己画展位设计图纸,把自己的产品带到了义博会上。没想到,***个客人就在展会期间上门了。邵宝玲至今还记得,这是一位姓徐的宁波客商,在义博会上看到了他们的箱包,便下了巨龙箱包的***份订单。“当时的心情啊,就像看到天上的星星掉下来,太兴奋了。”如今说起,邵宝玲依然难言兴奋。有了这一份订单,其他客人也在互相推荐下也接二连三上门,大都是这位徐先生介绍来的。义博会帮助巨龙箱包得到了***笔订单,给了他们这一把打开财富大门的钥匙。

自此,巨龙箱包参与了接下来的每一届义博会。“人就是这样,***次尝到了甜头,第二次第三次就都想去了。”邵宝玲笑说。每年参展,她都会亲自过问参展的情况,从中总结经验,甚至连带什么东西,她都得自己把关。邵宝玲掰着手指头说:“回形针、大头针、文具刀、贴牌等等,往年用上过的东西我今年都会提前准备好,出发前还得自己检查一遍。”

如今,邵宝玲对义博会的感情仍然没有变,家门口的展会为什么不参加?她总是这样说。虽然邵宝玲同样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创建电子商务园区,但在她看来,义博会始终是不能替代的,因为客户在这里看到的是现成的产品,面对面交流也才能擦出不一样的火花。此外,邵宝玲也总结说,义博会是整个义乌市场的窗口,只有企业携手参展,才能展现出产业积聚效应,“我们企业与义博会,是同命相连的。”

 

浙江千足珠宝有限公司义乌分公司:每年都有新惊喜

“我们每年都参加义博会,每年都有新订单,新客户。”浙江千足珠宝有限公司义乌分公司总经理王松伟这样总结他们参加的历届义博会:“每年都有新惊喜。”

千足珠宝有限公司来自诸暨,成立于1997年4月,是国内***一家上市的珍珠公司。2002年,义乌小商品市场刚建立时,千足珠宝便来到义乌,成为了进驻市场的***批企业,那一年,也是千足珠宝***次参与义博会。此后,他们也没有漏掉任何一届。

王松伟在2009年从诸暨来到义乌工作,作为义乌分公司的经理,他一直亲自组织公司参与义博会,回忆起从2002年开始他们参与的每一届义博会,王松伟都印象深刻。

“我记得早几届的义博会,客户看到我们简直就像看到亲人一样。”王松伟说,因为十多年以前,资讯很不发达,大部分珍珠客商没有别的途径寻找优质的珍珠生产商。而义博会成为了架起了两者之间的沟通桥梁。

在义博会这个展示平台上,千足总是会展示出自己***上等的珍珠,如此品质吸引了众多客商,王松伟告诉记者,当有客商远远看到千足公司的展台,他们都会显得很兴奋,甚至来与王松伟拥抱,久久地握手。“这些客商一直没有途径找到上等的珍珠,所以在义博会上看到我们的产品就非常激动。”王松伟解释说。这些客商大多来自俄罗斯和韩国,因义博会而于公司达成长期合作,虽然一博会现场并不见得会有特别大的单子,但王松伟更加看中的就是因此发展而来的后续客户。

2009年,千足公司经历了转型,开始做高端市场,而也正式从那年起,义博会也同样开始注重高端市场,特地安排了新品发布会。连续三年,千足公司的珠宝都在义博会的新品发布会上展示。会展公司专门请来了专业模特队,戴上千足的珠宝走秀,成为了义博会上一大亮点。

“那真是人山人海,看的人特别多。”王松伟介绍,正是义博会大大提高了千足公司的知名度,也为公司带来了大批的长期客户。他们也期待着今年的义博会,将给千足公司带来怎样的惊喜。

 

浙江文博日用品有限公司:互联网思维的火花照进义博会

浙江文博日用品有限公司CEO宋光辉是一个80后,拥有堪称传奇的经历。19岁时,这个河南小伙不如社会,做过KTV服务员,摆过地摊,卖过菜,当过业务员。2007年,他落足义乌,开摩的载客。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载过的一个客人这里接触到了电子商务,自此开启了淘宝创业之路。

2008年,宋光辉从电商起家,主营家居日用品,并且创立了文博品牌。在互联网上的摸索让宋光辉的思维异于义乌的前辈们,他的品牌先触网、后办厂,由小变大,在日用品行业完成逆袭。而义博会正式他展现互联网思维的有利平台。

“我们从2008年开始参加义博会,早些年每次都只有一个展位。”宋光辉回忆说,而在2012年义博会,接到了十几单的宋光辉发现,之所以自己在前几届义博会上默默无闻,并非义博会影响力下降了,而是自己没有做好准备。

2013年,文博公司在义博会上花了大心思。结果也很让人惊喜,义博会当天,文博公司的交易量超过了同时段的网络交易量,文博成为展馆内当之无愧的明星,他们展台里更是人山人海,“当时保安甚至都对我们不满意了,因为展会散场了,展馆里面只有我们一家还在继续签单。”宋光辉回忆说。

说起成功的秘诀,宋光辉也毫不掩饰,他介绍,文博公司安排了自主设计的品牌吉祥物,在现场摆出各种姿势与客户合影,还安排专人站在展位附近,为每个经过的人递上一杯水,并且每个一小时就免费发放300个沐浴球以聚拢人气。除了这些手段,宋光辉***自豪的就是员工们展现的“利他”的坦诚态度。微笑应对每一个客人,向他们介绍义博会以及整个义乌市场的特点,发现潜在客户后,就进入“深度交流模式”。与传统参展商只是展示产品不同,文博的展位成为了与客户交流长谈甚至交友的场域。文博用电子商务的方式,把互联网思维带到了义博会上。

当不少传统商人掰着手指头算义博会上得到的订单,感叹义博会不如从前的时候,宋光辉用自己的实际成果说明,并非行情不好,而是因为不少参展商不够上心,思维没有转变过来。热闹的文博展位背后,公司投入了两个月的时间专门准备义博会,邀请又多次广交会经验的企业负责人前来做销售模拟培训,研发人员用上了几乎所有的周末研发创意水杯和压缩袋新品,他们还早早开始了前期网络宣传造势。文博大量的订单和多元化的客户证明了,只要你足够上心,义博会商始终拥有大好机会。

“要做就要做到***。”年过30的宋光辉始终保佑创业之初的热情,今年的义博会,他们已经早早准备好了大本企业画册,并定下了展会现场的大幅广告位,要继续去年的神话。

以电子商务起家,用互联网思维让品牌在义博会上大放光彩,搅动了传统日用品行业一池春水的文博也在第19届义博会上产生了蜕变。他们确立了多电商平台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的多元市场发展格。宋光辉很自信,他相信今年第20届义博会上,文博依然会用真金白银的订单,来证明义博会前景、价值的大有可为。总结与义博会一起成长的故事和感情,宋光辉说:“我们与义博会相见恨晚。”

 

 

 义二.jpg   义APP.jpg  

          微信二维码                  义博会APP

 

 

 

公司名称: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有公司

客服电话:+86-579-85415888

邮箱:service@yiwufair.com

网址:www.yiwufair.com

  

责任编辑:高乐

主办单位: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ICP证 040089号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中国供应商(www.ch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