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展会资讯 > 机器人展新闻

工业4.0和机器人将改变中国制造

来源:新战略机器人网 作者:佚名 时间:2015-06-09 17:24:43

精彩内容

 

随着物流、信息流的提高,使得企业有更高的竞争力,未来工业制造或者智慧制造的核心,就是围绕如何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而工业4.0是非常大的概念,这不光是物联网,还需要大量传感器的使用,包括每个产品配备智能感应设备,还有纳米技术,虚拟设备的大规模使用。对于工业 4.0,千万不要简单理解为智能设备,很多东西不需要先做,完全可以用虚拟仿真技术先做出来。另外一点也很重要,就是软实力,未来十年,整个中国将在围绕提高制造的软实力。

 

那我们遇到的挑战是什么?首先是IT系统,关于网络安全变得极其重要,比如我为国家某一领域提供系统运营,所有方案都可行,***后因为软件牵扯到安全,就会被一票否了。如果我们进入到真正的数字化时代,可能60%的人都要换,80%的人都要被重新培训才能上岗。

 

其次,我们有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自己做研发,我们可以更多利用云和社会的力量。有几个建议,要快速变化,不是把所有人裁掉,而是建立一个针对未来创新的团队。

 

随着业务运营效率地提高,服务积累的数据越来越值钱,可能今天你不知道怎么用数据,但是未来技术算法成熟后,会给你带来很重要的价值。

 

第三,做好用户体验,现在已不是一招吃遍天下的时代。

 

第四,要有接受失败的文化,因为人在失败中能学到***多的东西.

 

这两年,******热的几个词,除了金融危机,在制造业里面,像机器人、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都是非常大的概念。

 

这背后是源起,美国总统奥巴马第二次上台的时候就提出美国的制造业回归或者叫“再工业化”,实际上早在10年前它们在做“去工业化”,当时的判断是,美国在制造业方面已经不会有太大的发展,缺少大的支撑,这样美国就完全可以在虚拟经济、科研等领域进行发展。

 

但世界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发现出问题了,经过分析发现,德国在制造业这块一直走在***前面,另外一个问题,RD作为前端,后端真正的出口和支撑在于有一个很好的制造平台,假如没有RD就只做了一半,链条是打不通的。

 

奥巴马和智囊团讨论,能不能搞制造业回归。但十年前美国制造业去工业化的时候,人力成本是瓶颈,现在成本问题更高。那回归靠什么?靠的不是经济学家,而是靠新的制造手段,这就是被美国称之为“先进制造业伙伴关系”计划(AMP),通过互联网技术、机器人技术,尽量少用人,通过新的制造手段,实现制造业回归。通过论证得出一个结论,美国会比中国当时的“劳动密集型”成本还要低30%左右。

 

在这个背景下,欧盟搞了一个“新工业革命”,那时候还没有提出工业4.0,那时候甚至有人提“第四次工业革命”,因为分类的基准不一样。后来大家就不再争论,干脆叫“新工业革命”。但是里面又缺少一个体系,来阐述什么叫新工业革命?

 

后来,德国人利用它的工业体系,通过以西门子为主的实体,真正的把欧盟的新工业革命落实到现在的工业4.0。

 

中国则同样面临这些问题:原有的“中国模式”不可持续,受到环境、人力资源、人力成本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中国劳动力成本及生产力成本急剧上升,竞争力很快消失了。中国现在提出制造业转型升级,怎么转?怎么升?中国同样没有一套基本的体系。

 

经过5年的时间,国家制定了“中国2025制造业发展计划”。现在***制造业这块,几乎都处在一个大的动荡、变革时期,不是说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遇到了问题,而是说几乎***都将不可持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类社会在工业层面确实走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有两个变革,一是制造模式的变革,即我们由一种追求效率、追求规模的模式,开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这就相当于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另外一块与制造和产品有关,叫作产品和装备的智能化。

 

支撑这两个智能化的是什么?一是互联网+,包括数据、通讯、网络及智能传感等等。二是机器人技术。过去,所有的制造,人是***核心的部分,现在新的工业机器人完全可以部分替代或者全部替代人,作为主导地位。这两大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让新工业革命成为可能。

 

现在判断的转折点在哪里?现在还是10年后就转折?我们如何适时地切进去,不再作为一个旁观者。

 

一切都是大数据网络环境下实现的。简单来讲,工业4.0***终实现的是“端到端”的集成。未来,直接从用户开始,可以形成一种定制,完成后再回到用户。中间的过程可能是一个企业,也可能是一个产业集群,来提供整体的服务。

 

驱动制造业变革三大要素

 

1技术要素

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信息、数据、智能传感、机器人、智能装备等等。

 

2市场颠覆

近几年开始出现结构性的***产能过剩。人类社会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在为产能不足、财富创造奋斗不息,包括战争,目的就在于获取资源。现在因为技术的进步,使我们的劳动生产效率大幅提高,造成我们现在的产能过剩。恰恰因为这一进步,让传统生产方式被颠覆。过去是卖方市场,现在***是买方市场。现在,买方市场又出现了定制化、个性化这么一种需求。

 

3技术进步使产品生命周期急剧缩短

现在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仅为3-6个月。这一切变化,传统的生产制造模式根本满足不了。过去一条刚性线或大型生产线的调整周期可能都需要半年到一年,一个项目投三年可能才能达产。现在的设备可能还没等调试,产品已经被淘汰。更关键的是,定制化如何满足?这要求现在必须倒逼我们的制造模式向智能化及柔性化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高乐

京ICP备18043816号-1
版权所有 供应商网(www.gy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