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是一个站在风口浪尖的产业。政策不断释放利好,资本倾巢而动,产业转型和升级迫在眉睫,对高科技与高效率的追求,这为有着“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美誉的机器人产业,带来一个***的时代。
2014年,工信部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8-10个配套产业集群,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
今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也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将“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作为大力推动的重点领域之一。
遍地开花的机器人产业园,在重复着以往似曾相识的故事。有人探讨顶层设计,有人质疑当地政府,有人批评企业浮躁,更有人检讨文化基因。
热潮之下,难掩现实的残酷与无奈。
你或许从未听过,仅有两三家企业的产业园,却宣称产值上百亿元;钢铁重镇唐山在提出产业园概念后,才发现投资环境不好,“招商困难”,产业园成为镜花水月;在籍籍无名的江西省星子县,在当地投资兴建机器人产业园的,是一家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深圳企业。
在聚集了包括行业“四大家族”在内的上海,是国内驻扎机器人公司***多的城市,想依靠园区内的龙头企业来吸引更多的机器人企业入驻,但缺乏资金和资源;打算奋起直追的广东,则倾注了各种优惠政策和补贴红利招徕企业和技术人才;还有逐渐冷静下来的成都,机器人产业园区被改名为创新转化园。
有人用“粗放式”、“大跃进”、“一窝蜂”这样的标签表达了自己的否定态度,但毕竟“春江水暖鸭先知”,大概只有投身其中的人才更清楚一个产业园区之于他们的意义。
当一个产业的发展方向已由国家战略定下基调,剩下的便是方法论与贯彻落实。医学里有个词叫“对症下药”,我们首先需要摸清“病情”,才好“下方抓药”。虽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中国机器人产业将走向何方,与当下的每一步都密切相关。
责任编辑:高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