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
第17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式。中国经济网记者 沈则瑾 摄影
中国经济网上海11月3日讯 (记者 沈则瑾)第17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今天起至11月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本届展会以“创新、智能、绿色”为主题,集中展示了2015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集中体现了国内外高端制造、集中体现了“跨界、协同、融合、创新”趋势,集中体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关注中国制造的“风向标”和智能制造引领平台。
本届展会设置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工业自动化展、新能源与电力电工展、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展、工业环保技术与设备展、机器人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展、科技创新展和航空航天技术展等9个专业展,使用国家会展中心10个展厅,展览规模23万平方米,展览规模和展商国别数均创历史新高。
本届展会参展企业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上海本地企业占30.4%,上海以外地区企业占40.5%,境外企业占29.1%,境内除西藏自治区外悉数参展,其中,黑龙江、河北、新疆、广西、深圳等11个省区市组团参展。
工信部确定的2015年“智能制造”46个试点示范项目在工博会上集体亮相,将极大推动中国制造的产业转型升级。新组织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展区”重点展示了重大专项所取得的成果和产品,展品代表国内机床工具领域***技术水平,沈阳机床、昆明机床和大连光洋等一批国内领先的机床制造商展示了包括超精密数控机床、大型复杂结构件复杂加工成套设备、曲轴磨削成套设备等。科技部、中科院也组织下属单位围绕智能制造主题在工博会科技创新展上做展示。
9大专业展体现行业创新融合,中外名企对垒***技术产品。今年展会的9大专业展均瞄准《中国制造2025》战略,聚焦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在展示形式上更贴近为行业提供整体制造解决方案,全方位、多角度促进智能制造概念在工厂落地,体现两化深度融合的行业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展商在融合、创新上做足文章,企业一改传统只展示单体设备模式,代之以展示集成多项制造技术的整体生产线和整体解决方案,充分体现“智能化、数字化”工厂的高效、节能特点。
2018年12月1日-3日
济南国际会展中心
2018年12月10日-12日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
2018年11月1日-3日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2018年12月14日-16日
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2018年12月15日-17日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2018年12月20日-22日
深圳会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