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展会资讯 > 机器人展新闻

尽管地方政府听到机器人产业就两眼放光,但事实是

来源:识局 作者:佚名 时间:2015-11-06 11:12:53

文/小鹿(投稿)(识局智库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首先声明,我是个门外汉,只是对机器人产业很感兴趣,有一些观察。投稿给识局君,希望借助工博会上的机器人展跟各位分享我对机器人的一些看法,欢迎各位讨论。

 

11月3日,第十七届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于是我屁颠屁颠地赶着头场就去凑了个热闹。走进展馆我是直奔机器人展馆的,不要问我为什么?工业4.0就是一个人机大战的时代,若不能摸透敌方实力如何,我这智商刚刚够日常用的,真心为将来担忧。对于我等对机器人的了解仅限于工业机器臂的人来说,当我迈入展馆的时候,首先就被这个剑扫群雄的“变形金刚”吸引了——

上海工博会机器人展1.jpg

虽然它没有腿,但丝毫不影响那威武的雄姿和关公耍大刀的气魄。简直就是霸气外漏啊!是的,如果加上腿,这就应该是我心里标准的机器人形象(可是为什么此时脑海里却是:跑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的歌声……)

 

不过虽然形象俱佳,可是我是中国人啊!虽然小日本的工业设计的确精致,可是我不能那么崇洋媚外不是?所以,在我果断扭头后,又看到了一个小白……

上海工博会机器人展2.jpg  

好吧,虽然你穿了件蓝背心,可依旧透露了你可爱的本质。更重要的是,你是中国“人”,是的,这是一款国产机器人,突然间浓浓的爱国情结涌上心头。当然作为国产机器人的领头企业,新松机器人此次带来的并非就只有这么一个小可爱,众多的工业用机器臂也是它们的主打产品。说道机器臂,你脑海里它们是不是应该长成这样:

上海工博会机器人展3.jpg

或者

上海工博会机器人展4.jpg  

不过,它们其实也可以长成这样:

上海工博会机器人展5.jpg  

或者

上海工博会机器人展6.jpg  

当然有些也会是庞然大物,比如这样:

 上海工博会机器人展7.jpg 

或者

上海工博会机器人展9.jpg  

总而言之,我在展馆中看到可以搬动四个大型电视机的大家伙,也看到过可以进行精细零部件加工的迷你机器人,整个展馆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智!你说不管怎样,这还不是电脑控制的,人脑还是胜过电脑哒。这话没错,不过现在的机器人早已不单单是为了解决人们的生产问题,生活中有很多地方也能用到机器人。简单的比如扫地机器人啦,不过,如果你要舞龙舞狮的时候也能让机器人帮你搞定,会不会很酷炫?比如:

上海工博会机器人展10.jpg  

当然,说完这些惊艳的产品,我们还有一个更深入的话题,也是我在展馆中观察发现的一个现象,那就是中外机器人之间的差距。

 

你说中国工业品不如国外,相信很多人虽然嘴上不承认,但心里终究还是有些许赞同的。这并不是说国外的东西都好,而是说中国的工业发展虽然进步非常快,但和国外始终有差距。这差距体现在质量上?也许吧,德国的工业自动化确实能把品控做的妥妥帖帖。你说这差距体现在创新上?也没错,一直在复制,才开始的创新,你不能要求一步登天的。你说这差距在设计上?好吧,这真的是说到了我的心坎上。

 

先来说说目前中国机器人的产业现状吧:

 

中国的工业机器人销售近年来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早在2013年中国已成为******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据统计,2014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26.4%,中国增势***为迅猛,达55%,年销售5.65万台左右。现在地方政府对机器人产业真的叫趋之若鹜,一个投资人跟我说,他在某场合见到一个长三角省份的镇长,听说他手里有两个机器人项目,镇长简直就是两眼放光!“

 

为什么会放光?这位镇长说了这么几个理由:1、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人口红利消失、人工成本上升、制造业门类众多、劳动强度大等等。“机器换人”势在必行。2、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很大。“中国制造2025”等等大战略肯定会带着这个产业的繁荣。3、可以让本地制造业恢复元气,带动一批供应商。“ 想想的确觉得很美好。那么我们就先深入地从地域和产品涉及领域来看看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布局情况,一句话,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全面布局:

 

东部沿海地区: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区发展迅速

 

上海:目前,上海已经有ABB、发那科、库卡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以及新松机器人、上海新时达等国内工业机器人厂商,形成了涵盖研发、制造、集成、应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未来,上海工业机器人产业将形成“2X”的集聚发展格局:一是打造以康桥、金桥为核心的浦东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发展壮大机器人技术研发、制造及系统集成;二是培育以顾村机器人产业园为核心的宝山机器人产业基地;三是在金山、松江、嘉定、闵行等区,建设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园。同时,加强应用推广、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和标准制定等。根据规划,到2020年,上海将领跑国内的机器人产业,产业产值将达到600亿~800亿元。江苏:目前,江苏省机器人研制企业已经超过50家,部分关键零部件已经能够实现自主研发生产,南京、常州等地区集聚效应已经初步显现。预计到2017年,江苏省机器人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25%。青岛:目前,青岛已有20余家工业机器人企业,实现年产值约3亿元,初步形成了环形胎面硫化翻新工业机器人、直角坐标取料机械手、全液压重载机器人、码垛机器人、高速捡拾机器人、包装机器人等优势产品。青岛国际机器人产业园已引进安川电机、新松机器人、软控科捷等35个机器人项目,总投资约84.2亿元。预计到2020年,机器人产业链基本形成,在机器人本体制造和集成应用等重点领域青岛将成为***重要的研发制造基地。

 

中部地区:安徽成为国家机器人产业集聚试点

 

近年来,安徽工业机器人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埃夫特等一批在国内有较强影响力的生产企业迅速崛起。同时,随着工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江淮汽车、奇瑞汽车、合力叉车等大型企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旺盛。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芜湖已规划5000亩产业园,建设机器人本体及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机器人系统及成套装备集成应用等六大功能区域,计划形成产业规模超200亿元的芜马合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

 

西部地区:重庆建设“机器人之都”

 

2011年,重庆提出建设“机器人之都”,并于2013年10月发布了《关于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计划到2020年,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成为国内重要的、具有***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基地,机器人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在打造“机器人之都”的框架下,为实现错位发展,重庆重点规划工业机器人和配套功能区、特种机器人功能区、服务机器人功能区。目前,双福工业园服务机器人功能区已有元谱机器人、社平科技等13家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落户,年产值达2亿元,4年后将超过50亿元。

 

从产品种类来说,是日益丰富:

 

会扫地、会做饭、能端茶、能看病,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虽然比工业机器人起步晚,服务机器人却在迅速走入千家万户。目前,国内的助老助残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已发展的很快,服务机器人正成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布局的下一个重点方向。新松公司总裁曲道奎介绍说,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正要大力发展不同领域的机器人产品,包括洁净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让产品实现全覆盖。深圳市的机器人产业规划提出,在服务机器人孵化工程方面,家庭服务机器人、医疗健康机器人以及特种服务机器人成为重中之重。在哈南工业新城机器人产业园区,送餐机器人、炒菜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让人啧啧称奇,服务机器人在这里很快将实现量产。

 

咦,这数据,这规划看着都不错么。可产业的发展情况并不能以销售量完全定夺,产品性能和市场占有率也是很重要的参考指标。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中,“洋人”依旧占据了***地位,目前,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ABB、库卡、安川电视、发那科占据了中国工业机器人约80%的市场份额,无一例外都是外资企业。国产机器人的市场占有率并不高,而国内机器人品牌也有寡头垄断的局面。而另一方面产品性能远不及国外品牌的机器人也是目前国内机器人面临的***为严峻的挑战。

 

这个性能体现在工业机器人目前广泛为“机械臂”,而非“机械手”。分解来看,手和臂的***区别在于灵活性和智能程度。从“臂”到“手”的不断升级,再给这“手臂”加上能识别物体、可以移动的“腿”,这将会是新型工业将具备足够的发展基础。国内的工业机器人水平大多未达到“人”的程度,不仅灵活性保证不了,而且感知系统也没有“人的样子”。

 

这在展会中我的感触也是***为真切的。同类型的机器人,“洋人”的动作流畅自如,让我影响***深刻的是那台快速包装机器人,“嚓嚓嚓”的动作声音,伴随着是让你眼花缭乱的“手臂”挥舞,一个个饼干就被分类放置完毕。反观一些国产的机器人,动作明显的缓慢且有卡顿感(是的,你没看错,就像用久了的安卓机!我不是黑安卓,我真的不是黑安卓……)。若撇去价格的优势,我想谁都会毫不犹豫的做出一个选择——什么选择,就不说破了。

 

再者,是的,我承认我是外貌协会的。不过从工业设计的确能看出一国的工业水品。无论是德国,日本还是美国,无论它们的产品是小到一个修理工具还是大到汽车等产品,它们的产品工业设计都是让人看着舒服,有那么一种“看上去好像就很高大上”的感觉。而此次,在众多设计精美的工业机器人中,我依旧能看到几个略乏美感的“手臂”。当然,外貌不能说明一切,只不过当两个性能差不多的产品放在我面前,我想我还是会成全我的眼睛的。

 

这些都是供给侧的问题,而从需求侧来讲,就我个人了解,一些制造业大市对“机器换人”的推广并不是这么顺利。原因很简单,一些精细动作机器人仍无法完成。

 

我记得有篇文章说的有几分道理:无论是被大量炒作的工业4.0,还是智能制造,机器人都只是这些庞大体系里的其中一部分,如果没有与之配套的外围设备及一系列的智能工具,这些价格不菲、体型庞大的新员工就可能会沦为废物。

 

因此,大多数企业对机器人的应用,不只是为自动化而自动化,更多关注是如何让机器人更好为生产服务,如何让融入机器人的生产线变得更柔性化。针对企业实际所形成的个性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已经成为机器人用户主要的“痛点”所在。

 

说到这,有人要说了,你这怎么总灭自己志气长他人威风?非也非也,如此一番发自肺腑的吐槽,其实正是作者我这个门外汉内心对国产工业***为真挚的振臂高呼!

责任编辑:高乐

京ICP备18043816号-1
版权所有 供应商网(www.gy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