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牛弩韬:机器人“太忙”需放慢脚步
在“工业4 .0”的大潮之下,机器人产业迎来高速增长期,而在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连年增长的形势下,不少业内人士看到了“火热”背后的担忧。
两会期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经信委主任牛弩韬提出《关于促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直指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高速发展的火热局面下,还存在一些亟须尽快解决的“冷”问题,比如应用密度偏低、中高端技术人才稀缺、缺少可参与国际竞争的骨干企业等。
看似“高端”的机器人产业不得不面对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低附加值、低毛利率等现实。在资本追逐和地方政府热捧下,上述《建议》亦提出,要防止地方“一哄而上”,形成新的产能过剩。
“机器人产业低水平重复竞争形势严峻。”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首席执行官罗军认为,虽然市场经济条件下无法阻止不具有实力的企业进入到某个行业,但是政府的产业扶持资金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机器人热背后的冷思考
从《变形金刚》中的汽车人到《星际穿越》里的智能机器人,在虚拟世界中,公众对机器人的热情越来越高。现实中,在工业和服务两大领域,各级政府和资本市场也对机器人倾注了诸多厚望。
工业机器人是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众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高端产品,被认为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热点。坐拥全球***的消费市场和***的制造业体量,中国机器人产业正面临一场空前盛宴。
两会期间,机器人产业也成为人大代表关注的热点。牛弩韬提出的《建议》显示,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张,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展,自主品牌发展壮大。目前我国正在服役的机器人已占全球总量的9%左右,2015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36.6%。
在连续几年增速超过30%的背景下,有券商报告预测,未来1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随着中国核心零部件技术的不断突破,工业机器人的价格下降速度将远超前期,从而导致工业机器人向除汽车以外一般行业的迅速扩张。
在表面的火热背后,机器人产业的高速增长早已引发业内担忧。牛弩韬在议案中直言,虽然现在全国各地发展工业机器人的热情高涨,相关企业也像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但企业规模普遍很小,即便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新松机器人公司,相较国外大公司也逊色不少,很难真正与之抗衡。
此外,《建议》还显示,我国工业机器人在技术水平上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产工业机器人以低端为主,而高端市场主要被日本和欧美占据。据初步统计,2015年国内企业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2.2万台,而外资企业在我国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约4.8万台。
防止形成新的产能过剩
尽管技术水平仍差距不小,但这并未影响资本市场和地方政府对机器人的热捧。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两市已有超50家上市公司并购或投资了机器人、智能自动化项目。
机器人产业园也遍地开花,有券商统计显示,全国已建或拟建的机器人相关的产业园(基地)已经超过30个,现有地方机器人产业园到2020年的规划投资额超过5000亿元。
“虽然机器人产业看上去很美,但仔细看令人忧虑,甚至有如履薄冰的感觉。”一家中型工业机器人企业负责人曾向记者坦言,对部分企业来说,这个“馅饼”也可能是“陷阱”。
对此,《建议》认为,针对目前工业机器人项目投资过热局面,国家要加快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和发展步骤,合理布局工业机器人产业,研究制定行业标准和认证规范等,设置必要的准入门槛,防止地方“一哄而上”,低水平、盲目重复建设,在国家去产能的宏观形势下,形成新的产能过剩。
“真正的机器人是机器加人工智能。”罗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动化的装备还必须加上“人工智能”才称得上“机器人”,我国对下一代机器人的重视还不够。
“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牛弩韬在议案中也建议,要抢抓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机遇期,高度重视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全完善资金、金融、税收等综合扶持政策体系。
2023年5月30日-6月1日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2023年8月26日-28日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2023年11月3日-6日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
2023年11月9日-11日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
2023年6月5日-7日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2023年6月5日-7日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