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文博会:展会搭台,打造两岸文创产业新高地
海峡两岸高校设计展区本报记者 施辰静 摄
两岸虚拟与增强现实产业协会展区 本报记者 施辰静 摄
第九届海峡两岸文博会近期在厦召开。文化创意产业如何借助展会发展壮大?文博会交出答卷——两岸携手,展会搭台,聚集两岸文创资源,融合科技与文化,透视产业发展趋势,推动文化与资本“联姻”,实现合作模式创新,打造两岸文创产业的新高地。
聚集两岸文创资源
釉润、深腹、敛口、小圈足,在今年文博会上,厦门千境陶瓷艺术村带来的小碗,再现宋元时期闽南地区饮茶器具的模样。这款小碗叫珠光青瓷,因受日本茶道“开山之祖”村田珠光喜爱而得名,曾是外销瓷“霸主”,但由于海禁而渐渐没落。
“茶具也是文化的传播载体。我们反复试验,掌握制作技艺,参展宣传,就是想让大家知道,中国文化的影响源远流长。”千境陶艺村创始人、珠光青瓷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庄友谊说,茶具规模量产后远销日本。
文博会上,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20家博物馆携手亮相,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参展参会。展会上,国家博物馆根据馆藏品海晏河清尊和杏林春燕文瓶做的餐具、台灯,赚足了人气。
“我们挖掘馆藏资源,就是希望文创品能让文化‘活起来’,焕发新的生命力。”国家博物馆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张逆说,近五年来,国博文创品的市场规模达到12亿元。
文化创意,不仅联通历史与现在,也连接大陆与台湾。
台湾南投县的曾翊展组织当地精致而有故事的文创品牌“抱团登陆”,先在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协助开办宝岛梦工厂文创体验中心,又在曾厝垵打造看见台湾·宝岛文创市集。而后者,正是今年文博会的分会场之一。
“种子丢在山里还是种在盆里,长出来的树木差异很大。”曾翊展说,以往看中的是大陆市场,但如今更受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良好的文创氛围吸引,希望借助资源的集聚效应,逐步形成在大陆的产业链。
聚焦产业发展前沿
今年被称为VR(虚拟现实)技术元年,企业和资本纷纷涌入抢滩市场。“这次有多家企业携相关设备和软件参展。”文博会总策展人石振弘说,展会设置包括VR主题乐园、VR娱乐游戏等多种形式的体验区。
在现场,全景视频观赏、位置追踪技术演示、虚拟现实电影院等文化+科技全新体验,让观展者大呼过瘾。厦门零点蚂蚁科技有限公司利用VR技术的沉浸感,设计一套辅助睡眠系统,体验者戴上设备,展现在眼前的是广袤的草原,耳旁流淌着潺潺水声,在沉浸视觉和环绕听觉辅助下,很快就有睡意。
“我们参展,不仅是为了提供直观的产品体验,也为了加强行业交流。”公司创始人丘靖说,此次参会,期待有更好的资源引入,加速企业成长。
“文化行业与VR技术融合大有可为。”厦门虚拟与增强现实产业协会会长林绍青介绍,福建VR产业基地今年初落户福州,入驻企业在教育、游戏、影视等领域展开VR应用的探索,并通过引进或合作的方式介入到高铁司机VR训练、全息投影等领域。
IP是另一个风口。“好的IP能带出无数衍生品。”石振弘说,互联网+IP衍生品设计产业大会上,国内***IP三方在线交易平台——阿里鱼,为交易授权、设计开发、生产营销等合作提供服务,构建IP产业云平台生态圈。“作为IP授权方,我们希望在平台上找到好的设计方,看看他们打算怎么去开发,突破博物馆衍生品品类单一的瓶颈。”张逆说,与阿里鱼合作后,国博将把馆藏品分类,与适合品牌商开展合作。比如,瓷器类适合与家纺合作,贵金属类则适合在饰品方面拓展。
VR、IP等新技术、新创意与文化产业相融合,从中可预见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而业态创新也必然会产生不可***的产业价值增量。
推动合作模式创新
石振弘说,如今文博会早已超越传统的展会模式,除了展示展览,还有大量的主题论坛、项目路演、资本对接等,形成多元化、市场化的交易格局,推动参展商和采购商深度洽谈和实质性交易。
海峡两岸文创移动课堂,就充分利用两岸文创资源优势,建立两岸师生学者沟通交流平台,从生活美学设计、多媒体互动设计、工业设计、设计产业发展等不同领域进行3场专场分享会。这是本届文博会的***尝试。
“文创移动课堂能有效增加专业客商数量。”授课嘉宾、台湾宜兰大学讲师赖世若说,这既是两岸文化交流,也推动产业合作,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除了“展会+课堂”,还有“文创+品牌”。台湾购物中心协会理事长蔡明璋等多位演讲嘉宾,在两岸文创商业对接会上围绕时下商业趋势,从创意化、文创化、主题化、体验化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场文创商业对接会聚合200个***投资价值商业项目、200家***品牌、200名***人士在现场对接。
展会的模式在变,企业也跟着在变。厦门洛可可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贶弘表示,集团看中厦门支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力度,以及一批优质的工业设计企业和客户,参会后选择创办新公司,就在厦门落户。这也正是文博会的另一个魅力所在。
2025年12月18日-20日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
2026年10月21日-23日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2025年3月31日-4月2日
深圳会展中心
2025年4月10日-12日
上海世博展览馆
2025年10月23日-25日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